烟草农业培训部(黄淮烟叶样品中心)
甄焕菊 牛慧伟 王改丽
今年以来,“互联网+教育培训”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烟草行业员工的重要培训形式。“烟叶评级实操”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为网络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面对烟叶生产季节性强,技术培训操作性强的双重特点,为了“不误农时”,烟草农业培训部会同网络培训部、信息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首次创新开展烟叶评级线上技能培训,将数字实物展示平台、摄像机与互联网对接,最大程度地还原烟叶实物样品,并通过“云”传送展示给学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方案
以湖北省烟叶评级技术网络培训班为例,阐述本案例设计方案(见下表)。
培训对象 |
湖北省烟叶评级技术人员 |
培训目标 |
通过培训,使学员学习烟叶评级技术方法,并系统掌握《烤烟》国家标准技术体系,达到提升烟 叶评级技能的目的。 |
授课形式 |
网络直播。 |
授课方式 |
网络理实一体化。 |
课程资料 |
烟叶实物样品、授课PPT。 |
信息化设备 |
高清晰数字实物展示平台、摄像机、HDMI双向切换器、网络学院直播平台、电脑终端。 (见 图 1) |
效果评价 |
采用UMU互动学习平台,开展培训效果评价。 |
二、案例特色
1. 培训手段的创新——“互联网+技能教学”:挖掘高清晰数字实物展示平台和网络学院直播平台“双平台”功能,将二者通过互联网对接,利用展示平台能清晰、真实还原实物的功能,把烟叶实物样品通过“云”传送、展示给学员端,讲师通过在展示平台上对烟叶样品进行讲解和操作,使学员能直观、清晰地观看和理解技能要点。
2.授课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线上互动:灵活挖掘烟草网络培训平台多角色交互的功能,利用转换器在实物展示平台与讲师画面间进行灵活切换,将课堂搬至云端,营造现场课堂氛围,采用问题导入式、启发式教学等模式,通过角色切换,实现人与人、人与烟的多方位同时在线交互,消除了网上授课互动性差、课堂氛围差的局限。
三、效果评价
利用UMU平台互动学习平台,向受训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47份, 对“烟叶评级线上技能培训的效果”调查结果为:43%认为效果“较好”,39%认为效果“好”,培训效果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可,对学员评级技能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实施成效
1. 圆满完成2020年度烟叶评级含技能类课程的培训项目和多个企业订制类培训班。具体如下:
(1)企业订制类培训班(4家):红云红河集团、红塔集团、湖北省局、中烟实业质检人员烟叶评级技能提升培训班;
(2)烟叶评级技术人员精准评级培训班(2期);
(3)利用此平台为其他培训班授课:烟叶烘烤内训师、仓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
2. 有效提升了受训学员烟叶评级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受到相关单位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3. 开创了一种用于技能操作类的线上培训新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培训的功能。该模式为行业其他类别技能操作类培训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参照思路,并受到山东青州烟草中等职业学院等培训机构高度关注。
4. 缓解了资源受限,培训需求供应不足的问题,班次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产区要求学习内容针对性更强。
5.开发并形成了一套烟叶评级系列网络课程资源:《烟叶评级之学习方法》、《烤烟区域特征鉴评》、《烟叶部位的鉴评》、《烟叶颜色的鉴评》、《副组烟叶的鉴评》、《烟叶等级的鉴评》。
6. 启发了烟叶评级培训教学模式和实训设备的进一步创新升级。为了进一步推动培训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和满足烟叶评级线上直播培训的需要,拟将现有的“烟叶外观评价室”改造为“烟叶外观评价及智慧学习实训室”,目前已将该项目建设内容纳入学院智慧教学整体建设规划中。
五、结语
转变思维,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动行业“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的不断升级,是后疫情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为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挑战和可能性。